音色好、手感好、做工好的二胡,是廣大二胡愛好者追求的目標。但是也常聽到有胡友說,挑二胡主要是挑音色,其他都是次要的。其實站在我們二胡制作者的角度來看,做工好才是主要的。
為什么呢?
第一,沒有好的做工,沒有嚴格精細的二胡生產(chǎn)標準做保障,要想得到好音色的二胡只能靠碰運氣,概率就比較低了。
第二,即便是二胡音色好,如果沒有好的做工,二胡的藝術(shù)生命恐怕也很難持久。就像一位生病的歌唱家,身體不好,唱得再好,也唱不了幾天。
第三,二胡的做工好才能手感好。規(guī)格尺寸標準規(guī)范,加工精度高,整體性能才可以發(fā)揮到佳,手感才能夠舒適,不澀不滯,靈活敏感。這樣的二胡才會讓演奏者得心應(yīng)手,收放自如。
第四,二胡的做工好,能夠彰顯二胡制作者的工藝技術(shù)水平,也就是說能夠看出來他的手藝怎么樣。毋庸置疑,有好手藝才能做出來好二胡。換一個角度來看,沒有好手藝,可能也會碰巧弄出來幾把好音色二胡,但是無論怎樣,他都弄不出來做工漂亮的完美的二胡。
第五,二胡的做工好,還能夠真實地折射出二胡制作者的責任心。精品二胡,離不開精心制作,精心制作才能夠締造大師。二胡的每一個部位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需要考慮周全,用心去做。做二胡的人,心里想著拉二胡的人,如此良苦用心制作出來的二胡,焉有不是精品之理!
第六,音色好是好二胡的低標準。做工好是好二胡完美的體現(xiàn)。音色好是二胡的功能,做工好是二胡的價值,就像賓利和吉利,基本功能沒有什么多少區(qū)別,加工制作裝配水平卻是相去甚遠,高低貴賤自然也有天壤之別呢。
做工好的二胡,應(yīng)該是什么樣子的二胡呢?高水平加工制作,高水平裝配調(diào)整的二胡,才能是名副其實的好二胡。
根據(jù)我們多年的制做二胡經(jīng)驗,分開來說一下二胡各個部位的質(zhì)量標準要求。具體的規(guī)格尺寸,就不詳細敘述了。
(為了方便,在制作二胡時,我們把二胡的各個部位,比較詳細的標注了名稱。)
挑選二胡需要一看、二摸、三拉。
一、二胡琴桿部分(琴頭 軫倉 指桿 埋桿)
1、二胡琴頭
二胡琴頭的鑲骨形狀各異,要求質(zhì)地沒有瑕疵,表面光潤,沒有銼痕、砂痕、膠污,棕眼。粘接牢固,無明顯粘痕。外形對稱,曲線圓滑,手摸時感覺平滑舒爽,無凹凸不平。
二胡琴頭的鶴頸部分,是由兩塊木料粘接而成,木料色澤、紋理搭配合理,無明顯差異。膠結(jié)嚴絲合縫,看不出明顯膠痕。曲線優(yōu)美舒展 ,猶如仙鶴引項而歌。表面處理到位,尤其要注意骨木連接處,無棕眼、無銼痕、無砂痕、無崩裂。手摸時感覺平滑舒爽,無凹凸不平。
2、軫倉
二胡琴桿上安裝琴軫的方柱體部分。上接琴頭,下連指桿。琴軫的前后孔都要打在正中央,不能稍有偏斜。兩個側(cè)面好不要有鑲骨或者是浮雕,這樣會使得二胡琴軫孔壁變薄,大大影響強度。要在光線好的地方,仔細查看前后四個琴軫孔的邊緣,有沒有鉆孔崩裂的痕跡;還有上接琴頭下連指桿的連接部分,弧線一定要圓滑,兩側(cè)一定要對稱,交接邊緣清晰。側(cè)面看上去,是一個兩端抹圓的長方形。仔細查看表面不能有細小的棕眼、銼痕、砂痕和明顯的反光點,(反光點)可能是膠污沒有處理干凈。拇指和食指稍用點力捏住兩側(cè),看有否凹凸不平的感覺。
3、指桿
軫倉下面二胡筒上面的琴桿部分。與二胡筒相接處稍有后仰(預(yù)留下上緊琴弦后的張力空間),蛋形截面柱體。這種形狀手感更舒適,強度也更好。這一部分的表面檢查,也要在光線好的地方,表面不能有細小的棕眼、銼痕、砂痕、膠痕。有的生產(chǎn)廠家用機器打磨拋光,很容易造成微小的凹凸不平,用食指拇指和虎口緊捏住二胡琴桿,自上而下慢慢檢查,瑕疵就一個也逃不掉了。
4、埋桿
二胡桿下端,埋在二胡筒里面的部分。檢查這一部分,重點應(yīng)該放在與二胡筒上下兩個桿口的結(jié)合部位。這里好是將托板卸下,這樣才能看到其結(jié)合是否嚴密。上下兩個桿口都要嚴絲合縫,不能有松動,不能偏斜。將二胡琴桿插入琴筒,在不裝琴弦的情況下,手持琴頭拿起二胡輕輕晃動,二胡筒不脫落,不松動為佳。
二、琴軫部分
檢查琴軫的時候,應(yīng)該先把琴弦卸掉,向里推緊后慢慢轉(zhuǎn)動,看有沒有忽緊忽松的感覺;然后把琴軫卸下來,仔細檢查接觸摩擦面,看受力是否均勻(有沒有摩擦不到的地方),這一點很重要。一支好的琴軫,必須要受力均勻,摩擦面沒有明暗差異。這樣的琴軫好上弦,不跑弦。
二胡琴軫的外觀,是比較吃功夫的。外形飽滿圓潤,每一條起線,每一道凹槽,都要求光滑順直,完整無崩裂。二胡琴軫的表面要求細膩,沒有銼痕、砂痕、膠污,棕眼。
三、二胡筒子部分
二胡琴筒,常見的是六角形。立起來看像是一個古色古香的筆筒。二胡琴筒每一個棱角處都做抹角處理。二胡筒口的三線需飽滿均勻,間隔一致,無崩裂缺損。二胡筒體曲線圓滑美觀,不生硬。表面檢查的重點部位,是三線兩側(cè)和蒙皮的邊緣處。這幾個地方的銼痕、砂痕、膠污,棕眼,因其細小隱蔽,很容易被忽視掉。板材厚薄一致,二胡筒口的六條膠結(jié)痕,應(yīng)該是均勻的細線,做工好的話,表面看不出來粘接痕跡為佳。筒口內(nèi)角60°角,工整對稱,呈正六邊形。筒口內(nèi)外邊緣稍有一點倒角,表面平直光滑,無銼痕、砂痕、膠污。
二胡琴筒上面的音窗,以木質(zhì)為佳。要求做工細膩,表面平整無變形,嵌入二胡筒內(nèi)深度一致,六至無明顯間隙。
四、二胡底托部分
二胡底托是由三塊木板粘接而成,三塊板的紋理要一致。為了與二胡筒子的外形相呼應(yīng),二胡托板也是中間收束,兩端略寬,過渡自然,曲線優(yōu)雅圓潤。表面處理光潔無瑕,沒有銼痕、砂痕、膠污、棕眼。二胡托板大頭中間的兩條弦槽,切入角度,寬度,長度都要一致,槽壁光滑。裝配好的二胡托板,二胡筒子居于正中,不用緊固螺絲也不會輕易從埋桿上脫落。
高檔二胡一般是不上漆的,采用傳統(tǒng)的閉孔涂裝工藝,經(jīng)過少則七八道多則十幾道,反反復復的打磨拋光,把二胡表面的棕眼、銼痕、砂痕、膠污,以及二胡材料本身的一些缺陷,釘孔、蟲洞、縫隙等,全部填補打磨干凈。然后涂抹上光蠟,使用上光輪拋磨上光。加工好的二胡,光滑如鏡,紋理畢現(xiàn),顯現(xiàn)出優(yōu)雅的光澤。手摸上去的感覺,猶如美玉一般溫潤滑爽。
做工好的二胡,才能真正稱得上是高檔二胡;是演奏者的利器 ,同時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(shù)珍品!